{{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新會員註冊.送100元購物金🔥

全館消費滿1500免運到府

📣凍乾5包95折、10包9折📣

2025-08-11
我適合養貓嗎?養貓一個月的花費與養前評估

在路上、社群平台,我們常看到許多等待家的浪浪。牠們或許曾有主人、或從出生就在外流浪,每一隻毛孩背後都有故事。 我們知道,每一次的領養,都有機會改變每一隻毛孩的一生,但也深知—倉促的決定,可能讓牠再一次失去依靠。「我真的適合養貓嗎?」這是一個值得花時間思考的問題,因為養寵物從來就不是短暫的心動,而是一段可能長達十多年、每天都需要投入的陪伴。所以,在決定養貓之前,我們想用多年的毛孩照顧經驗,和你分享心理準備、生活條件與現實花費三個面向的觀察與建議,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了。養貓前的心理準備—從「喜歡貓」到「願意負責」很多人養貓的初衷,是因為喜歡牠的可愛模樣或療癒陪伴感,但真正的養貓生活,包含更多日常瑣事與責任。長期承諾:貓咪平均壽命 12–15 年,有的甚至能活到 18 歲以上。這意味著你需要在接下來的十多年中,無論生活狀態怎麼變,都要照顧牠。情緒耐心:牠可能會在半夜追逐玩耍、在你忙碌時跳上鍵盤,也可能因環境變化而出現壓力反應。能不能用耐心面對這些行為,而不是因一時不便而責怪牠,是很重要的考量。生老病死的陪伴:除了日常照顧,還要承擔牠生病、衰老甚至離開的過程。心理上是否能接受這份情感消耗,也是關鍵之一。養貓生活條件評估—空間、時間與家庭成員養貓前,除了「喜歡」與「有能力照顧」之外,也要評估生活環境是否適合。空間考量:即使小套房也能養貓,但需要有可供牠攀爬、躲藏和休息的角落,以及足夠的貓砂盆擺放空間。時間考量:貓咪雖不像狗需要外出散步,但仍需要每天的互動、清理與觀察。如果你經常長時間外出,可能需要安排有人幫忙照顧。家庭成員共識:若與室友或家人同住,要確保所有人對貓毛、氣味、家具破壞等狀況能接受,並且對照顧方式有一致共識。養貓一個月的基本花費—從日常到突發「今天適合生場 5 萬元的病」—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貓奴們說過這句半開玩笑的話,但對養貓人來說並不誇張。很多人在養貓前會先想:「我能不能負擔?」其實,養貓的開銷並不全是一次性的大額費用,大部分是日常持續的支出,加上每年需要安排的健康檢查與預防醫療。只要事先規劃,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負擔。以下的數字,是以台灣常見的養貓情況整理,能幫助你在養前評估自己的生活與財務安排。日常花費(每月平均估算):以一隻健康成貓為基準貓咪日常開銷大多來自貓咪的食物、貓砂,以及生活用品。不同產品、品牌選擇,會直接影響每月的支出範圍。 主食方面,以高肉含量、無添加的配方,一般能提供貓咪更均衡的營養,也比較符合牠們的飲食天性。乾糧保存方便、價格相對親民,但水分含量低;罐頭或鮮食含水量高,有助維持泌尿道健康,但長期餵食的成本較高。 如果想在日常餵食中同時兼顧營養與適口性,也可以搭配凍乾作為日常補充,增加蛋白質與風味誘因,像我們的純肉凍乾就適合用來加在乾糧或罐頭上,幫助新環境的貓咪更快適應飲食。飼主可以依預算、時間安排,和貓咪的飲食習慣,找到最適合的比例與品牌。項目花費範圍備註主食(乾糧/罐罐) $1,000~2,000     乾糧選擇高肉含量、無穀、無添加的配方,對貓咪長期健康較有幫助;如果家中貓咪平常不愛喝水,可以每天安排一餐濕食主食罐,補充水分同時維持營養均衡。貓砂 $300~600   品牌與種類不同 (礦砂、豆腐砂、木屑砂等) 價格差異大零食與保健品 $800~1,800   凍乾零食、化毛膏、益生菌、關節粉等,依貓咪需求增減日常耗材(貓刷板、玩具) $300~500  如:逗貓棒、貓抓板等,定期更換或添購,保持貓咪身心穩定每月合計     $2,400~4,900    年度花費(醫療預防):雖然這些支出不是每月都會發生,但建議在養貓前就先預留預算,並可平均攤入每月開銷中,避免臨時壓力。項目頻率平均花費範圍說明年度健檢每年1次,老貓建議半年1次  $2,000~4,000    基礎理學檢查、血液檢查,7歲以上的老貓建議更全面的檢查疫苗施打成年後約每 2–3 年一次,依獸醫評估   $800~1,200     成年後可透過抗體檢測決定是否需追加,室內貓可能間隔更長體內驅蟲每 3–6 月   $300~500  視外出與飲食狀況調整頻率體外驅蟲每 1–3 月   $300~500  預防跳蚤、壁蝨;純室內貓可視情況減少結紮手術一次性   $2,500~5,000  公貓手術較簡單,母貓費用稍高年度合計 (平均)-   約$3,500~6,500    每月約 $290–550💡 養前思考:這些費用並非每年都需要全數發生,但在預算中保留醫療與檢查的空間,可以讓貓咪在需要時獲得即時照顧,而不會臨時擠出經費。三、額外預留的彈性預算雖然日常與年度開銷是可預測的,但生活中仍有可能遇到臨時情況,例如外出的短期寄養、交通費,或突發的小型醫療需求(如牙齒護理、輕微外傷治療)。 💡 建議:額外準備一筆彈性預算(約 NT$ 3,000–5,000)作為緊急備用金,讓貓咪的照顧更舒心。 準備好,才是對彼此最好的開始養貓,不只是每天餵牠吃飯、陪牠玩耍,而是一段長達十多年的旅程。這段時間裡,你們會一起經歷牠的活潑、撒嬌,也會面對牠的生病、衰老,甚至離開。當你在心理、生活條件與財務上都做好了準備,不只是「有能力養」,更是「願意負責」的開始。在派庫廚房,我們相信,毛孩的幸福從健康飲食開始。嚴選台灣製、無添加的主食罐與零食凍乾,讓每一口都是營養與安心的承諾。我們希望陪伴每一位飼主,從第一次的心動,到每一天的照顧,都能讓牠過得健康、快樂。

閱讀內文
2025-07-29
你家貓今天心情好嗎?8種貓尾巴心情解析|從尾巴看懂貓咪的情緒語言

看著自家毛孩的尾巴偶爾一甩、一會直直豎起、一會捲起來,到底是想撒嬌、還是快翻臉,還真讓人有點看不懂。這篇整理常見的8種貓尾巴小動作,從牠的每一個擺動、抖動到翹尾,對應牠當下的心情線索。比起盲猜,懂尾巴的語言,才是合格的鏟屎官!動作一、尾巴高高豎起:開心、自信、有安全感當貓咪尾巴自然地豎起、筆直朝上,這是牠在說:「我對這裡很安心,也對你沒戒心。」這種姿勢是貓咪少數明確表達正面情緒的方式,常出現在牠主動走向你、迎接你回家,或期待互動的時候。根據 Rutherford Veterinary Clinic(2024)說明,貓咪尾巴高舉是對你表示「我很高興見到你」的訊號。這樣的動作可能出現在你剛回家、牠主動走向你,或者對某件事感到興奮期待的時候。尾巴顫動則常伴隨興奮情緒,甚至可能是標記氣味的一部分。飼主可以怎麼回應?輕聲和牠說話對視,傳達你也感受到牠的靠近。讓牠先蹭你,然後再溫柔地撫摸頭部或下巴(建議不要直接摸尾巴)。若尾端微顫,表示高度興奮與期待,可適時搭配玩具或小零食互動。(貓咪小零食推薦:貓草雞肉凍乾)動作二、尾巴豎起顫抖:興奮或正在做氣味標記貓咪尾巴高舉並顫抖,是許多飼主最容易誤會的動作之一。這個動作可能讓人覺得牠非常開心,尤其當牠一邊顫動尾巴、一邊在你腿邊繞圈或蹭來蹭去時——但事實上,這樣的尾巴顫抖行為,也可能是「尿標記」的前兆。情境一:尾巴高舉顫動靠近你通常是貓咪感到興奮或滿足,像是在對你打招呼,這時牠多半會伴隨輕聲喵叫、蹭人或踩奶,情緒是正向的。情境二:尾巴高舉顫動,靠近牆角、家具、門邊這很可能是準備進行氣味標記的行為。特別是未結紮的公貓,會透過尿液來劃分地盤,並留下氣味訊息。【小叮嚀】若標記頻率增加或轉移到非典型區域,建議飼主可以諮詢獸醫,排除是否為泌尿疾病或壓力反應。動作三、主動靠近你,尾巴貼著你走:依賴、信任感爆棚每次貓咪慢慢走向你,尾巴輕輕掃過你的腳邊、貼著你一小段距離走,都要融化了… 代表牠對你有高度的信任感,而那輕輕一掃,更是一種撒嬌式的互動邀請。甚至有時候會邊蹭邊發出呼嚕聲,彷彿在說:「我好喜歡你,快摸我一下~」這時候就大膽的摸摸牠的下巴,給牠回應吧!動作四、尾巴快速甩動:煩躁、警戒或即將不耐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正摸著貓咪,牠明明一開始很享受,結果突然尾巴開始左右猛甩?那可不是牠在開心地搖尾巴喔,而是在說「有點煩了,請你收手」訊號。當貓咪的尾巴快速來回擺動、幅度大又有節奏,牠其實已經在對你說話了,這不是生氣到要翻臉的那種,但進入到「有點不耐煩但還在忍」的狀態。飼主可以怎麼回應?如果你正在摸牠,建議可以先停手,觀察貓貓的耳朵是否往後、瞳孔是否放大,如果有,代表牠進入警戒或防衛狀態若牠只是短暫甩尾後恢復平靜,可以繼續互動,但建議可以改為較柔和的位置,如:下巴、肩膀若尾巴持續大力擺動,甚至搭配低吼或離你而去,代表牠想獨自靜靜,建議保留空間給牠喔!動作五、尾巴拍打地面的不同情緒?一、尾巴輕輕拍或隨意拍地面:「我有聽見喔,只是現在不想動」當你叫牠的名字,牠沒抬頭、沒回應,但尾巴輕輕拍了一下地板。這時候牠並不是在不理你,而是在說:「我知道你在叫我啦~但我現在想先安靜一下。」這類輕柔的尾巴拍打,多半節奏慢、沒有力道,代表牠還處在放鬆狀態中,也可能是在專注地觀察某個聲音、某個影子,或只是單純不想動。這時不用過度反應,也不需要與牠互動,保留一點時間與空間,更容易主動來找你喔!!二、尾巴重重拍且頻率加快:不耐煩、準備翻臉了有些貓在互動一開始看起來很配合,安靜地讓你摸、甚至不發一語,但某個時刻,尾巴開始拍打地面,可能是牠在悄悄發出「不耐」的訊號喔!如果這種拍打是節奏明顯、力道逐漸加強,常常出現在你摸太久、摸到敏感區域,或牠在說:「差不多囉!我快沒耐性了。」動作六、尾巴貼緊身體:緊張、不安,正在觀望中當貓咪的尾巴緊貼在身體側邊、儘量縮小體積,有時甚至連尾尖都微微蜷起,代表正在處於一種「觀望但戒備」的狀態。這種姿態常出現在:進入陌生環境時,像是:剛到獸醫院、到朋友家聽到不熟悉聲音,如:隔壁開門聲、吸塵器或外面機車聲陌生人靠近牠,但牠又沒地方可逃貓咪情緒比較敏感,能不能放鬆,全看牠有沒有安全感。這也是一種建立彼此信任的過程,越尊重牠的節奏,反而會越快主動靠近你。動作七、貓咪炸毛:驚嚇、極度緊張當貓咪尾巴突然炸開、整根豎立,代表處於「驚嚇、非常緊張」的狀態。如果同時伴隨哈氣、緊盯著你、飛機耳與拱背狀態,代表進入「防禦姿態」。常出現在與其他動物共處一個空間,或突然有陌生人接近時。其實,炸毛狀態也很常見於剛被帶回家的貓咪身上。即使什麼都沒做,但因為對環境陌生、內心充滿警戒而炸毛,也是很自然的反應,不用太擔心。這時候建議不要再靠近或進行安撫,給牠一點時間與安全感,牠會慢慢放下戒心、願意接近你就好喔!動作八、尾巴貼著肚子或夾緊:恐懼、自我保護當貓咪將尾巴緊緊夾在腹部、藏進雙腿間,代表正處於極度沒有安全感的狀態。非常常見在貓咪剛到新環境、陌生人靠近、或面對牠認為「威脅性很高」的對象時。這時候最好的方式:不要主動靠近,也不要強行安撫。讓牠慢慢冷靜、觀察周遭。可以嘗試在附近放些食物,讓牠有機會主動靠近,再考慮進一步互動。貓咪雖然話不多,但動作可不少。尤其尾巴的角度、擺動速度,到停在哪個位置,都是牠們對你說話的方式。學會讀懂這些『尾巴語言』,就是理解貓咪心情的第一步—一起成為更貼心的鏟屎官吧!

閱讀內文
2025-07-25
【重要公告|關於酷澎Coupang平台之販售聲明】

親愛的毛孩家長您好:近期我們發現「派庫廚房」品牌商品,出現在酷澎(Coupang)平台上販售。 在此聲明:派庫廚房目前未於酷澎設立官方直營店,亦未授權任何經銷商於該平台販售。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私訊我們或來信客服信箱:petcookco@gmail.com派庫廚房 敬上

閱讀內文
2025-07-25
派庫毛孩零食蝦凍乾為什麼這麼香?蝦蝦的產地雲林口湖大公開!

你是否也曾好奇:毛孩吃的蝦凍乾,到底從哪裡來?派庫堅持每一樣零食,都要看得見、問得出來源。 這次,我們親自回到蝦凍乾的出生地—雲林口湖的半海半淡水蝦養殖場, 用一支影片,帶你看見毛孩餐桌背後的安心故事。毛孩雖然無法自己選擇吃什麼,但我們相信,替牠把關的每一個人,都值得知道食材來源。從產地到碗裡,一起記錄我們對品質的堅持、對夥伴的信任、對毛孩的心意。 派庫蝦凍乾的三道安心關鍵台灣在地養殖蝦:來自雲林口湖,養殖環境透明可追溯派庫極鮮蝦凍乾選用的蝦仁,來自台灣雲林口湖的半海半淡水蝦養殖場。這裡水質潔淨、養殖技術純熟,是許多高品質蝦產品的主要產地。我們帶大家親眼看見蝦池、養殖環境與作業流程,確保從源頭開始,就做到安心、透明、可追溯。這不只是我們對毛孩的承諾,更是對飼主的誠實交代。全程冷鏈處理:每日現撈、手工去殼、低溫凍乾保鮮營養從蝦池打撈上岸開始,我們確保蝦蝦全程冷鏈處理: ✔ 現撈當日處理,保留最鮮甜的海味 ✔ 人工逐隻挑選、手工去殼,減少碎殼與腥味 ✔ 全程低溫保鮮 → 進入凍乾工序,完整鎖住營養與口感這樣的製程雖然繁瑣、成本較高,但對毛孩來說,每一步都值得。無添加、純蝦仁製成:適合敏感體質與挑嘴貓的安心零食我們用的蝦凍乾,沒有加鹽、沒有調味,也不加任何人工添加物,保留的,只有單一原料:純蝦仁。這樣的純粹,是希望連最挑嘴的貓咪、體質比較敏感的毛孩,也能吃得開心、吃得安心。覺得肉乾太硬?蝦凍乾質地鬆脆、入口即化,可以直接吃,也能掰碎撒在主食上,當作提升香氣的小配料,既方便、又美味,主子吃得開心,飼主更放心。派庫極鮮蝦大廚凍乾每一包凍乾的背後,不只是食材與製程,更是我們和產地夥伴一起把關的心意。從雲林口湖的蝦池,到你家毛孩的碗裡,我們親眼走過、也親手確認,只為讓你知道:毛孩吃得安心,是我們最在乎的事。 

閱讀內文
2025-07-23
乾糧 vs 主食罐怎麼選?貓罐罐挑選與餵食指南|新手飼主與挑嘴貓必看!

我家貓貓只有2種不吃,這不吃!那不吃!許多貓奴在選擇飼料時,常常在「乾糧還是主食罐?」之間猶豫不決。不只是擔心營養是否足夠,還要考量貓咪是否愛吃、會不會挑嘴,甚至還要顧及熱量控制與預算規劃。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主食罐與乾糧的差異、挑選主食罐該注意什麼?比如:營營成分、一天該餵多少才剛剛好?讓你在面對市售百百種罐罐時,能依照自家貓貓的需求或口味,快速選擇合適的日常主食。貓咪主食罐是什麼?適合什麼樣的貓?主食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作為「日常正餐」的濕食罐頭,不需要額外搭配乾糧或補充營養品,只要份量與營養均衡,就能滿足貓咪每天的營養所需。和一般常見的「副食罐」或「零食罐」不同,主食罐會依循 AAFCO 或 NRC 的營養標準製作,原料配方上會有完整標示「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乾糧 vs 主食罐:怎麼搭配才適合?乾糧與主食罐都能作為貓咪日常的主食來源,要怎麼搭配呢?乾糧保存方便、價格實惠且方便餵食,近年來也有許多功能性乾糧(如含益生菌方等),適合作為長期穩定的主食選擇。而主食罐則提供更高的含水量與動物性蛋白,貼近貓咪「舔舐型」的進食習性與肉食需求,特別適合牙口不好、年長,或飲水量不足的貓咪。不過,考量到主食罐價格、保存難度與適口性,加上餵食便利性,許多飼主會選擇「濕乾混搭」,白天乾糧,晚上主食罐的配置,讓營養與水分攝取更平衡,也方便飼主的日常行程安排。乾糧 vs 主食罐優點一覽 乾糧主食罐保存方式易保存、不易腐敗開封後需冷藏、保存期短價格單價較低、經濟實惠單價較高、長期成本高水分含量含水量約 8~12%,大部分10%以下含水量約 70~85%成分組成成分經濃縮處理,含碳水比例較高,脂肪與蛋白質視品牌配比調整多以動物性蛋白為主,碳水比例低,貼近貓咪自然肉食需求適合對象飲水習慣良好、咀嚼力正常的貓咪年長、喝水少或牙口不好的貓咪主食罐特別適合這幾種貓咪族群挑嘴貓:濕食香氣濃、質地柔軟,適口性高,比較能吸引挑嘴貓進食。飲水量不足的貓咪:濕食含水量約 70-80%,能自然增加攝水量,幫助泌尿保健。牙口不好或年長貓:相比乾糧,主食罐更好咀嚼、消化。主食罐怎麼挑?成分、適口性、營養檢測3大選購原則挑選主食罐時,除了考慮品牌口碑與口味接受度,營養組成、標示到檢驗報告,都讓飼主有清楚依據,才能讓貓貓吃得更放心。重要的評估指標包含:一、營養成分與配比要清楚純肉含量高、標示清楚的動物性蛋白為主主食罐應以高比例、具體標示來源的動物性蛋白為主,例如:雞肉、鴨肉、鮭魚等明確肉源,而非使用像是:肉類副產品、肉粉、肉」等模糊用語。這樣才能確保貓咪吃下去的是高品質、好吸收、接近天然飲食型態的蛋白質來源,真正符合牠們肉食動物的營養需求。含水量:70以上主食罐,幫助貓咪補水根據多數市售主食罐,濕食罐頭的含水量多介於 70–85% 之間,不只為增加適口性,更能幫助日常水分攝取不足的貓咪增加飲水量。鈣磷比,建議範圍約 1.1:1 至 1.5:1鈣與磷是貓咪成長與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礦物質。若比例失衡,會影響吸收效率,長期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抽筋或成長發育問題。部分品牌會公開送檢鈣磷比,這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指標。 五大營養成分標示需齊全市售主食罐通常都會標示包含:粗蛋白(Crude Protein)、粗脂肪(Crude Fat)、水分(Moisture)、粗纖維(Crude Fiber)與灰份(Ash)五大營養成分,讓飼主能更清楚了解罐罐的營養內容與熱量高低,好判斷是否適合自家貓咪。這些成分會直接影響主食的熱量密度與營養平衡。雖然每隻貓的狀況不同,但選擇標示齊全、比例合理的罐罐,才能幫助貓咪吃得健康、消化順暢。多數品牌也會提供符合 AAFCO 或 NRC 的營養標準做為參考依據,若能搭配第三方檢驗報告佐證,能更放心讓貓貓食用。二、適口性|願意吃,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貓咪肯不肯吃,永遠是最讓人頭痛的第一關卡。尤其是習慣吃乾糧的貓,要換濕食主食罐時,常會因為香味、質地不習慣而抗拒;挑嘴貓更可能只吃某一款肉或特定質地,其他一概拒吃。『肉泥質地』開始嚐試質地是貓咪接受度差異很大的關鍵。有些貓只吃肉泥狀、有些喜歡肉絲口感。選購前可觀察商品頁或包裝上的質地描述,初次嘗試建議從「細緻肉泥」開始,接受度高,也方便混乾糧轉換。小容量、多口味系列的開始嚐試市面上有些品牌會推出「綜合口味包」或小罐裝系列,讓你一次買到多種風味。這對新手飼主或正在換食期的貓特別友善,能找出偏好、也避免浪費。若你家貓咪之前習慣吃乾糧,可採「濕乾混搭」的方式,如:先用 1:3 的比例拌罐,再逐漸調整成全罐模式,讓貓咪循序漸進適應新口感。三、營養標準第三方檢測依據目前雖然尚未強制規範寵物主食罐的營養標準,但多數品牌會參考 AAFCO/ NRC的營養建議作為配方基準。但要注意,AAFCO / NRC 並非實際檢測機構,僅提供營養配方參考依據。產品是否真的符合標示內容與營養安全性,仍需透過第三方實驗室的檢驗報告來佐證。建議飼主挑選時可留意以下幾項檢驗項目是否公開:鈣磷比例:是否落在建議值 1.1:1~1.5:1 範圍內,比例失衡可能影響骨骼健康與鈣吸收。重金屬殘留:是否檢出鉛、鎘、汞、砷有害物質。微生物安全性:是否檢測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產氣莢膜桿菌常見病原菌,確保衛生無虞。許多品牌會在產品外包裝、官網或客服頁面提供檢驗資訊。若沒有公開,也可以主動詢問。標示主食不代表品質一致,是否具備檢驗依據與資訊透明,才是判斷能否安心餵食的重要依據。主食罐一天餵幾罐才剛好?依貓咪體型、活動量調整"那到底該餵多少主食罐才剛剛好呢?"每隻貓咪的年齡、體重、活動量不同,所需熱量也不一樣。餵太少怕營養不夠、餵太多又可能變胖。一般來說,成貓每日所需熱量約落在 40~60 大卡/每公斤體重。根據 WSAVA(世界小動物獸醫協會)建議,健康成貓的熱量需求如下:體重 (kg)每日熱量建議 (kcal)2kg160–1703kg200–2104kg225–2505kg250–290( 參考資料:WSAVA Guidelines - Calorie Needs for Cats )以一隻體重約 3 公斤的成貓為例,建議每日攝取約 200~210 大卡。若餵食派庫 80g 主食罐,每罐熱量約 109 kcal,則一天餵食 2 罐即為適量,再依照貓咪的日常活動量與體態進一步微調。若貓咪屬於活潑型、熱量消耗高,可能需要略增份量;反之,若為年長貓或活動量偏低,則可酌量減少。同時也可搭配少量乾糧、零食或營養補充品,做出更彈性的日常餐計畫。派庫貓咪機能主食罐 8入嚐鮮組|94%挑食貓貓都完食!(派庫貓咪機能主食罐8入組:4種口味x 四種機能配方,讓挑嘴貓咪找到自己的最愛罐罐)自家貓貓吃不吃?成分營養合不合?不知道該從哪一罐開始下手?那就試試我們這組專為新手飼主與挑嘴貓設計的「機能主食罐 8 入嚐鮮組」吧!符合主食標準,3 大特色吃得安心又營養:94% 貓咪完食率實測回購飼主反饋顯示,94%挑嘴貓貓成功完食,適口性通過考驗,是轉濕食與日常換食的首選。無膠 × 無穀 × 無人工香料派庫主食罐全系列不含卡拉膠、黃原膠等膠類添加物,並使用無穀配方與天然食材香氣,減少敏感風險,也更安心。第三方檢驗鈣磷比合格 ( 檢驗報告一覽 )派庫主食罐符合鈣磷建議值 1.1:1~1.5:1 範圍內,可作為每日主食長期餵食依據。派庫主食罐,不加膠、不加香精,嚴選肉源與機能營養配方,讓你知道自己餵的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放心。還在觀望的你,可以從我們的 8 入嚐鮮組開始,讓你家挑嘴貓,有一次好好品嚐的機會。  

閱讀內文
2025-07-22
你適合哪一種類型的小狗呢?常見的8種小型犬的介紹與飼養指南建議

想養狗,卻擔心自己的生活環境或作息能不能照顧得來?小型犬因體型輕巧、活力十足、適應力強,常常是許多人養狗時的首選考量。但在戴上可愛濾鏡時,也別忘了現實層面的評估—不是每一隻小型犬都適合每一個家庭。有些需要大量陪伴與互動,有些則是更適合生活忙碌的上班族。你適合哪一種類型的小狗呢?我們整理 8 種常見小型犬的個性特質、照顧重點與適合的飼主類型,帶你從生活習慣、居住空間與陪伴時間等角度思考,找到真正適合你的毛孩,而不是一時衝動下的選擇。 吉娃娃(Chihuahua)體型嬌小、眼神靈動、醜萌醜萌外表的吉娃娃,是許多小型犬愛好者的第一印象。但在可愛濾鏡下,細膩敏感的個性也是許多人飼養考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吉吉對環境與周遭人事物特別警覺,尤其是陌生的聲音、氣味,常會引發牠們緊張反應而吠叫。因此,在日常陪伴與訓練上,需要花更多心思與時間,透過互動建立牠們的安全感。在飼養空間方面,吉娃娃雖然不需要大量運動,但由於體型嬌小、骨骼支撐力較弱,較容易因跑跳等不當施力造成受傷。因此,日常照護與居住環境的安全設計格外重要,例如避免讓牠頻繁跳上跳下沙發、床鋪,或在地板太滑的空間奔跑,以降低骨折與關節損傷的風險。【平均壽命】約12~20 年【適合群族】生活作息規律、居家安靜(或隔音佳)、不常有訪客或聚會的人,也很適合能穩定陪伴牠的上班族。博美犬(Pomeranian)外型毛絨絨、表情靈動、看起來總是笑笑的博美,總是跑跳不停、活力十足,讓人一見就融化。牠們不只擁有討喜的外表,個性也特別黏人,屬於那種「走到哪裡、跟到哪裡」的小小跟屁蟲,非常需要陪伴與關注的小狗。不過,博美也是個性偏敏感的犬種。當感到孤單、焦慮或無聊時,容易出現吠叫、啃咬家具、或亂咬東西等壓力反應。牠們傾向喜歡熟悉的環境與節奏,一旦家中有突如其來的聲音或陌生人進出,也可能引發牠的不安。所以從小建立良好的社會化訓練與教導,是非常重要的喔!【平均壽命】約12~16 年【適合群族】有時間陪伴、喜歡與毛孩有高頻率互動的飼主。若你是在家時間多,或是喜歡寵物黏TT生活感的人,博美會是不錯的選擇。貴賓犬(Poodle)位居狗狗智商第二名的貴賓犬(第一名是邊境牧羊犬),圓圓的眼睛、自然捲毛髮,是許多女性喜歡的小型犬品種。不僅外型討喜,個性親人,雖然有時小傲嬌,但屬於黏人的小狗。樂於與人互動,無論是基本指令、遊戲互動,對主人的情緒反應,都能快速掌握,是那種「你一個眼神,牠就知道該怎麼做」的貼心小狗代表。因為聰明、情感豐富,若生活太無聊或缺乏飼主關注太久,容易出現無聊吠叫、過度黏人、分離焦慮等行為反應。建議日常生活中除了陪伴,也可加入基礎指令訓練或嗅聞遊戲,增加互動、讓牠們身心都有發揮空間。此外,貴賓犬屬於不易掉毛的捲毛,沒有梳理的話,容易打結、藏污納垢。建議每天簡單梳理,及每月定期保養,維持毛髮的蓬鬆與清爽喔!(互動訓練&亮毛兼顧的寵物凍乾推薦:酥卵地瓜球凍乾) 【平均壽命】約12~15 年【適合族群】作息穩定、在家時間多,或是希望有一隻聰明又貼心,喜歡與狗狗互動的族群。比熊犬(Bichon Frise)(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有著白雪般蓬鬆外型的比熊犬,是小型犬中可愛溫馴的小怪獸代表。牠們個性開朗活潑,喜歡互動卻不會過度黏人,屬於那種能自在陪伴、又不打擾生活節奏的「乖巧系」毛孩。因為體型輕巧,加上不愛吠叫的特質,也是非常適合公寓飼養的品種之一。比熊蓬鬆的捲毛若未定期梳理,容易打結並吸附灰塵,加上台灣氣候偏濕,皮膚問題也可能跟著找上門,因此毛髮管理是日常照護中的大重點。建議每天梳理、每月定期保養,才能維持皮膚毛髮的健康喔!【平均壽命】約12~15 年【適合族群】比熊犬的個性與適應力都屬於『中度友善』的類型,對新手、家庭、有小孩或長輩,甚至有其他寵物的環境都能自在相處。雖然適應力強,但也非常需要互動與陪伴感。如果飼主長時間外出或生活步調混亂,缺乏穩定的關注與陪伴,也會出現焦躁或不安的反應喔!馬爾濟斯(Maltese)擁有純白絲滑的長毛、嬌小體型的馬爾濟斯,是許多飼主心中「白色仙氣小狗」的代表。牠們個性親人溫順,非常喜歡互動,但也是很有個性的喔!對陌生人會帶有防備心,是忠心耿耿的小狗代表之一。若需要經常接觸陌生人,建議儘早進行社會化訓練,幫助牠建立安全感。在照護上,牠們細軟、易打結的長毛若沒有每天梳理,很容易糾結成一團,導致紅疹或異味。眼淚分泌較多也是常見狀況,建議每天用溫水或寵物專用濕紙巾擦拭眼角,避免淚痕累積。 (寵物濕紙巾推薦:派斯生活『銀離子抑菌純水濕紙巾』)【平均壽命】約12~15 年【適合族群】適合喜歡安靜陪伴、生活規律,並願意每天整理毛髮與定期保養的飼主。雪納瑞(Schnauzer)有著濃密眉毛與小鬍子的『憂鬱小狗』―雪納瑞,外型辨識度極高,是許多中高齡飼主與家庭常見的陪伴犬之一。牠們個性機靈穩定、忠誠度高,不只親人,也有一定的警覺心,是少數兼具陪伴感,又能看家的小型犬種。精力充沛、頭腦聰明,喜歡和人互動,很適合透過基本訓練與簡單的生活任務培養默契。牠們不太會無故吠叫,但對於陌生人或突發聲響會主動示警,是住家或店面型家庭中常見的看門狗狗。在照護方面,雪納瑞屬於硬毛犬種,不太容易掉毛,但毛質粗硬,容易藏污垢。尤其是臉部鬍鬚與下巴的毛髮,吃完東西後若未清潔,容易產生異味或細菌堆積。建議日常梳理與臉部清潔都要列入固定流程,並定期修剪毛髮,維持整潔與皮膚健康。【平均壽命】約12~14 年【適合族群】適合願意花時間、耐心進行社會化訓練、並能細心照顧皮膚與清潔的族群。臘腸犬 (Dachshund)身形細長、四肢短小的臘腸犬,總給人一種可愛又有點滑稽的形象。牠們原本是用來狩獵的犬種,天性獨立、意志力強,也擁有極高的嗅覺與探索慾望,是好奇心非常旺盛的小型犬。通常對家庭成員非常忠誠,但對陌生人比較警戒,個性上帶點固執與自主,容易「聽得懂但不一定想配合」,因此訓練上需要多一點耐心與正向引導。牠們很喜歡挖掘、鑽縫隙,也喜歡守護自己的地盤,有些會有明顯的吠叫行為,飼養時需特別注意生活環境的引導與行為管理。由於脊椎較長、背部承重壓力大,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牠頻繁上下跳、爬樓梯或跳上床沙發,降低脊椎受傷的風險。【平均壽命】約12~16年【適合族群】適合生活步調穩定、有時間陪伴毛孩,也願意投入心力進行社會化訓練的飼主。傑克羅素(Jack Russell Terrier)精力旺盛、充滿行動力、充滿肌肉線條的傑克羅素,是一隻「永遠在ON模式」的爆衝小狗代表。牠們屬於獵狐犬,天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與追蹤本能,幾乎對所有動靜都充滿興趣,是非常需要空間活動與互動刺激的毛孩。牠們聰明、反應快、好學,對於訓練有很高的接受度,但同時也有頑固、自我意識強的一面。如果只是單純將牠當成室內觀賞犬而缺乏運動或刺激,很容易出現吠叫、拆家、跳高等過度行為。相較於其他小型犬,牠們的運動需求與環境刺激需求都高出不少。建議搭配定期運動與遊戲互動,並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如陽台、戶外散步路線變化),才能讓牠真正放電、穩定下來。【適合族群】適合熱愛戶外活動、作息規律,並樂於與毛孩互動與訓練的飼主。若你喜歡活力型犬種、也有時間陪牠玩、陪牠『放電』,傑克羅素會是陪你上山下海、跑跳蹦翻的熱血好搭檔。許多人選擇飼養小型犬,常是出於體型輕巧、適合室內飼養、互動性高等考量。但小型犬也不是「都一樣好養」—牠們的陪伴需求、活動量、對環境的敏感程度,其實差異很大。有的適合安靜、穩定的居家生活,有的則需要高度互動與足夠的活動空間。因此,了解小型犬的個性與需求,對照自己的居住條件、生活步調與陪伴時間,是養狗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毛孩是一段長久的陪伴關係,而不是衝動的選擇。希望這篇整理能幫助你在眾多可愛的品種中,找到那一隻,最適合走進你生活的小狗。

閱讀內文
2025-07-16
凍乾是什麼?讓敏感毛孩也能安心享用的100%純天然寵物零食!

現在越來越多飼主,開始關注毛孩吃進嘴裡的是什麼。不只是解解嘴饞、填飽肚子,更關心原料的來源、加工方式,會不會造成毛孩的身體負擔。凍乾成分單純、原料看得見,沒有多餘調味或複雜添加,比起常見的加工零食,更適合腸胃敏感或容易過敏的毛孩。對追求天然營養的飼主來說,也是更安心的零食選擇。|成分表越短,我越放心。凍乾是什麼?用冷凍燥技術,保留食材最原始的樣子與營養凍乾是一種將食材冷凍乾燥的技術,也是目前最能保留原始營養與風味的乾燥方式之一。 透過將食材冷凍至 0 度(冰點)以下,使食材中的水分凝結成冰,再昇華至氣體,達到完全去除水分的狀態。整個過程因為沒有經過高溫破壞營養的過程,也不需要任何人工添加,所以是能完整保留原料營養的技術,也是對毛孩身體負擔最低的零食製程。凍乾vs肉乾:凍乾和肉乾有什麼不同?從製程到營養一次看懂!凍乾和肉乾都是飼主常見的寵物零食選擇,讓我們來看看背後製程與營養保存方式的差異吧! 凍乾肉乾製作方式冷凍後讓冰直接昇華為氣體,全程不經高溫處理以80~120°C的加熱烘烤方式,使水分蒸發乾燥營養保留程度高,能保留肉品食材原始營養密度與風味烘烤過程中可能流失部分營養成分成分與加工製程單純,通常不需額外添加或調味,保留食材原型與風味製作方式多樣,有些品牌會加入調味或加工,派庫全系列則堅持單一純肉、無添加質地口感質地酥脆、容易剝碎,適合牙口不佳或換食階段的毛孩有嚼勁,適合作為訓練用獎勵點心適用對象注重原型營養、敏感體質、挑食或換食階段的毛孩喜歡咀嚼、適應良好、需要耐吃點心的毛孩凍乾與肉乾在製程方式不同,各自保有獨特的風味與口感。凍乾保留食材的原型樣貌與營養密度,肉乾則因經過烘烤處理,風味更濃郁、口感更有嚼勁。市面上有些肉乾產品會加入調味或其他添加物,不過派庫的凍乾與肉乾系列,皆堅持使用單一純肉製成,不添加人工調味、防腐劑或香料,讓飼主無論選擇哪一種,都能安心給毛孩享用。簡單來說,凍乾適合追求原型營養、成分單純、體質敏感的毛孩;肉乾則適合咀嚼需求高、喜歡香氣與口感的毛孩。如何挑選毛孩適合的凍乾?先從風味與適口性開始吧!市面上的寵物凍乾種類越來越多,從雞肉、鮭魚、鴨胸到牛肝、雞心,品項不同,質地與風味也差異不小。除了參考品牌信譽與成分標示,更重要的是從毛孩的習慣與身體狀況出發,挑選真正適合牠的凍乾。看毛孩的體質與偏好腸胃敏感/過敏體質:建議從低敏的單一肉源凍乾入門,例如:雞肉或鴨胸,不混其他內臟或複合原料,較不易刺激腸胃。牙口不好/年長犬貓:可以選擇質地較酥、容易掰碎的凍乾,方便手餵或混進主食中。挑食或不愛主食:風味較濃、油脂豐富的海鮮凍乾,常是吸引毛孩食慾的好幫手,如:丁香魚、蝦子、鮭魚等風味。製程與檢驗資訊不可少可靠品牌會公開原料來源、製程方式與檢驗證明,例如:SGS第三方檢驗通過認證,有無重金屬與微生物檢測等。這些資訊越清楚,給毛孩吃起來越安心。初次嘗試,從小包裝或寵物展試吃體驗吧若是第一次吃或是換食中的毛孩,可先從體驗包或小份量開始,觀察適口性與消化反應。或是寵物展時,帶毛孩到現場試吃體驗,許多品牌廠商會提供不同口味的試吃包,可以現場實際觀察毛孩的喜好,挑選出最愛的一款再入手大包裝。凍乾的 3 種常見吃法|從日常零食到主食搭配都 OK!其實,凍乾不只適合當作獎勵點心,也能依毛孩的飲食狀況,靈活用來補充營養。對於挑食或正在換食的毛孩,更可以適量加入主食飼料中,提升毛孩正餐的適口性與接受度。常見的 3 種凍乾吃法,一起來看看吧!凍乾的食用量怎麼抓?依毛孩體型、活動量做調整凍乾該餵多少才剛好?別讓「零食」成為負擔雖然凍乾是天然又營養的寵物零食,但再好的東西也不能過量。根據毛孩的體型、年齡與活動量,每日零食的攝取量建議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 10% 以下。以小型犬為例,一天大約 3~5 塊凍乾已足夠;若是中大型犬、活潑好動型毛孩,可以略為增加。建議搭配以下評估方式:看體型與主食熱量:零食熱量應占每日總攝取量的 10% 以下觀察體重與活動量:若平時活動較少,就不建議餵太多零食搭配主食調整份量:凍乾也屬於蛋白質來源,若餵得多,主食量可適度減少有時候,飼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餵太多「碎片化」的零食(例如訓練或討好用),長期下來會讓毛孩熱量超標、增加腸胃負擔。建議可以提前規劃每日零食的使用量,避免吃太多也避免過度獎勵。派庫凍乾的用心:從成分、製程到檢驗,我們堅持讓你看得見(派庫凍乾成分單純、無調味、無添加)選擇一款安心的凍乾,不只是挑口味、看包裝,更關鍵的是看得見的成分、透明的製程與可信的檢驗。派庫凍乾全系列產品,皆使用100% 單一純肉原料,無人工調味、無防腐劑,也不額外添加香料,保留食材原始營養與風味,讓毛孩吃得單純、身體少負擔。|適口性凍乾推薦top3極鮮蝦大廚凍乾虎克鬼頭刀凍乾酥卵地瓜球凍乾100% 大蝦仁100% 鬼頭刀魚100% 新鮮雞蛋黃|香氣凍乾推薦top3  南方澳白帶魚捲酥酥丁香魚凍乾櫻桃鴨柳片凍乾100% 白帶魚100% 澎湖丁香魚100% 櫻桃鴨你也開始在意毛孩吃進嘴裡的是什麼了嗎?毛孩吃得單純、吃得安心,不是因為特別講究,而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對牠好,才是真的好。我們不只是挑一包零食,而是在意毛孩吃進嘴裡的是什麼。從食材來源、製程方式,到成分標示與檢驗透明度,每一個細節,都是飼主在替毛孩把關。如果你也在尋找一款成分單純、營養保留度高、吃起來沒負擔的零食,派庫廚房將成為您值得信任的起點。  

閱讀內文
2025-07-15
不是只有叫才是壓力—狗狗有壓力的表現有哪些?

「牠最近好像怪怪的?」有時候,我們會注意到自家狗狗的一些行為變化,卻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比如:變得安靜、不再像以前那樣主動撒嬌,或是不停來回走動、繞圈等行為。我們都知道,狗狗不會用語言表達情緒,但牠們有自己的方式釋放壓力。一起來看看狗狗在壓力大時常見的行為表現,以及可以如何幫助牠舒緩情緒吧! 狗狗釋放壓力的常見4大行為表現狗狗在感受到壓力時,通常不會立刻產生劇烈反應,而是透過一系列「轉移行為」或「舒緩訊號」來嘗試調節情緒,讓自己恢復平靜。這些像是日常舉動的為,例如不停地舔鼻子、打哈欠、繞圈,實際上卻可能是牠正在對環境或互動感到不安的訊號。頻繁舔腳掌或身體局部舔舐是狗狗自我安撫的本能反應,就像人緊張時可能會咬指甲、轉筆一樣。當壓力上升時,牠們可能會不停舔腳掌、前肢,甚至舔到出現紅腫或掉毛。這種行為常見於獨處時間過長、環境刺激過度,或無法排解精力時。打哈欠頻繁、無預警喘氣打哈欠和喘氣,在狗狗放鬆或舒服的狀態下,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但如果牠是在焦慮、不安、或壓力變大的情況下出現這些行為,那就可能是牠在試著調節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像是訓練強度太高、到了陌生的環境,或是有陌生人靠近時,有些狗狗會開始連續打哈欠、突然喘氣,這些其實都是牠在面對當下情境時感到不確定、甚至有點緊張的反應。來回走動、繞圈圈當狗狗感到焦躁、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也無法離開當下的情境時,牠可能會開始出現來回踱步、原地繞圈,或在門口徘徊等重複性動作。這類看似「沒有目的」的行為,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冷靜下來。常見於狗狗的環境變動或掌控感降低的時候,例如:家中突然出現不熟悉的訪客、空間變得擁擠(像是大掃除時家具集中移動),又或是原本規律的作息被打亂—像散步時間延後、陪伴時間減少,或家人長時間不在家。對需要安全感與穩定環境的狗狗來說,是會形成壓力的來源之一。低鳴、哀嚎有些狗狗在壓力過大時,會透過聲音來表達內在情緒。輕微的低鳴、低聲哼哼,可能是牠在向你傳遞「我有點不安」的訊號;但如果開始發現哀嚎、吠叫則代表牠們的強烈不安、無助或極度焦慮的時候,尤其在分離焦慮的狗狗身上相當常見。比如:在你剛出門不久、陌生狗靠近主人時、或是在動物醫院等高壓環境中。這不只是「吵鬧」,而是一種情緒累積到某個程度後,狗狗無法自行調節的外顯行為。除了前面提到的四種比較明顯的行為,還有像是:舔鼻、眼神回避、身體捲曲等,都是毛孩常見的壓力訊號。如果我們忽略這些訊號、繼續推進互動,牠的壓力可能會在無聲中慢慢累積,進而影響身心理喔!狗狗為什麼會有壓力?壓力來源比你想得多我們常以為狗狗的壓力只會出現在極端情況,比如:搬家、有陌生人靠近或受驚嚇。但實際上,毛孩的感官比人類敏銳得多,不只對環境變化敏感,連生活節奏的改變,甚至我們情緒的起伏,也都會大大影響牠的狀態。許多壓力不是突然出現,而是在日常中一點一滴地累積,只是我們未必有察覺。以下是幾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壓力來源:作息變動或規律被打亂狗狗習慣依賴固定的生活節奏來建立安全感。當原本固定的散步時間、餵食時間、陪伴節奏突然改變,對牠來說就像我們的生活突然「沒了時間感」。像是你晚下班、週末出門時間不一樣、本來每天晚上會陪牠但這週特別忙,這些落差都可能讓牠產生不安。 主人的情緒忽高忽低狗狗雖然不理解我們在煩什麼,但會透過我們的語氣、肢體來接收我們的情緒強度。當我們情緒緊張、生氣、說話變快、動作變急,牠可能會壓低耳朵、舔鼻子、走遠一點。長期處在起伏過大的氣氛裡,對牠來說會形成無法預期的心理壓力。被過度打擾、互動方式不合牠的節奏有些狗狗不喜歡被突然摸頭、強抱、或是被吵醒就開始互動。這些行為對人來說可能是親密,但對狗狗來說卻可能是負擔。尤其在牠已經顯露出「我還沒準備好」的肢體訊號時(例如轉頭、舔鼻、離開),還被硬拉回互動,會讓牠壓力持續累積。長時間處於刺激過多的空間家中開著大音量的電視或音響、有客人連續來訪、路邊施工聲、或是連續出門參加活動(市集、人潮多的餐廳等)。這些聲音、氣味、陌生感,對狗狗來說很難一下子適應,特別是對環境敏感或本身警戒心較高的狗狗。缺乏獨處空間與休息時間雖然狗狗本身比較喜歡與人互動,但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等人陪玩,牠們也需要自己的獨處空間。當家中太吵、太擁擠,或總是有人打擾牠躺下休息的時間(像是小孩頻繁跑來摸、開燈叫牠起來互動),牠可能表面不抗拒,但身體卻開始累積壓力。狗狗有壓力怎麼辦?4個幫助狗狗減壓的方式發現狗狗有壓力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略毛孩正在適應生活節奏、環境變化,或與我們之間的互動方式。透過適當的行為調整,可以幫助牠更快找回安全感。以下是 3 個實用又不困難的減壓方法,從觀察、互動到生活節奏的調整,幫助狗狗回到比較放鬆、自在的狀態:看懂訊號,給牠一點空間當與狗狗互動時,牠表現出轉頭走開、眼神回避或是不太回應,不用急著安撫,也不要立刻拉回互動。停一下、讓牠自己決定要不要靠近,這種「被尊重的節奏」,對狗狗來說就是一種情緒釋放。用日常活動幫牠把情緒消化掉有時候壓力需要透過行為轉移來釋放,像是外出散步、嗅聞時間、簡單的找東西遊戲或嗅聞墊,都可以幫狗狗用牠的方式「做點事」,重新掌控自己的情緒節奏。另外,適當的肢體按摩,或是你坐在一旁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幫助牠放鬆喔!重新建立屬於牠的「安全感日常」其實,最根本的還是讓狗狗知道:每天的生活是可預期的、環境是熟悉的、你是穩定的。給予固定的作息(餵食、散步、休息)、不過度干擾的獨處空間,以及一致的互動方式,這些日常細節就是牠心理的安全感來源。保留互動時間,給予積極回饋除了讓牠休息與安靜,建立穩定的互動環節,也是一種減壓方式。每天預留一些時間主動關注牠的狀態,無論是簡單的目光交流、短時間的訓練遊戲、或是撫摸對話,都能讓牠感受到「有人在陪我」。同時,在牠主動靠近、完成互動時,給予適當回應與稱讚,也能強化牠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壓力行為不是生病,而是情緒訊號當我們注意到狗狗有以上的反常行為時,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先停下來觀察,不急著修正,就有機會讀懂牠的訊號,陪牠慢慢穩定下來。先觀察,再決定要不要做什麼狗狗開始舔腳、繞圈,先別急著喊牠或制止。不妨多看幾秒,想想牠是不是剛剛遇到了什麼事(有人來家裡?太久沒散步?)。有時牠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冷靜,不一定需要我們馬上介入。少一點「不行!」,多一點「換個方式吧」當狗狗因為緊張而出現某些行為,硬要制止反而會讓牠更不安。不如換個方式,例如把聲音關小一點、空間整理寬敞一些,或是把訓練節奏放慢一點。這些小改變,牠會感受到你的善意。壓力太大時,就找專業的幫忙如果狗狗的壓力行為出現得頻繁,像是睡不好、吃不下、一直哀嚎或過度舔腳,代表牠可能真的撐不住了。這時別硬撐,找獸醫或專業行為師聊聊,會是幫助牠脫困的好開始。把壓力行為看作溝通的語言,會發現有些變化,其實不是突然發生的。如果狗狗出現這些反應,請別急著糾正,也不是牠「不乖」。與其讓牠更緊張,不如試著回頭看看,是不是哪裡出了變化、什麼讓牠不安,幫助更快走出壓力的起點。 

閱讀內文
2025-07-08
常見貓咪品種性格指南:狗狗型、慢熱型、安靜型貓貓的特質與飼養建議

你養貓的契機是什麼呢? 有人是一見鍾情,有人是路邊的緣分,也有人在中途貓咪的眼神裡,看見了一種需要與陪伴。養貓的理由百百種,有的是因為貓咪安靜、獨立又能療癒日常;有的則是在看見太多流浪貓的故事後,想給牠們一個家。和狗狗相比,貓咪通常不太需要頻繁外出,日常生活節奏也偏向內斂自由。除了緣分與偶遇,也有不少人是因為特別喜歡哪些品種貓的外型或個性,才萌生養貓的念頭。這篇文章整理幾種常見又受到歡迎的貓咪品種,從互動性、掉毛程度到生活習性,幫助你在眾多可愛毛孩中,找到最適合你生活型態的那一位貓系室友。狗狗型貓咪選手|陪伴感滿分的撒嬌高手布偶貓(Ragdoll)布偶貓有著「貓界黃金獵犬」的稱號,性格溫和、親人、願意被抱的特點。牠們體型較大但性格柔軟,喜歡黏在主人身邊,不管是睡覺、廁所、想玩都會跟著你走來走去,非常適合喜歡『黏人型』的飼主。 【布偶貓飼養前評估】 布偶貓屬於中長毛型貓咪,掉毛量中等偏高,毛髮需要定期梳理,也因親人特質,不太適合長時間獨處的家庭。建議每天有穩定陪伴與互動,才能讓牠們維持情緒穩定。【布偶貓常見健康風險】布偶貓屬於活動力偏低的貓咪,較容易有肥胖傾向,建議飼主在家中設置跳台、貓抓板等環境刺激,並透過日常互動、逗貓遊戲來增加牠們的活動量。需要注意的是,布偶貓較常見的疾病風險,如:肥厚性心肌病。建議每年定期健康檢查,並多鼓勵喝水,有助維持心臟與腎臟健康。 緬因貓(Maine Coon)緬因貓是來自美國緬因州的品種貓,是目前世界最大型家貓,性格友善、親人又獨立,是許多飼主心中的「大型暖暖包」。儘管體型大,但緬因貓適應力強、愛家不怕生、喜歡黏在主人旁邊,也喜歡獨處的貓伴侶。【緬因貓飼養前評估】緬因貓毛髪較長,需定期梳理,保持毛髪與皮膚健康。同時,因為體型較大,需要較多空間活動,建議有中大型空間的家庭飼養,避免讓貓咪感到壓迫而導致不安感。【緬因貓常見健康風險】緬因貓因體型大,相比其他家貓,關節負擔也比較重,常見健康風險包含:肥厚型心肌病、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建議飼主隨著貓咪成長,可以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平常也可以多觀察牠們的走路姿勢、跳躍力是否改變。 曼赤肯(Munchkin)有著短短腿著稱的曼赤肯貓,被許多人稱為「貓界柯基」。牠們天生活潑親人、不排拆其他動物,喜歡跟在人身邊跑來跑去,不管是撒嬌、呼喚還是一起玩玩具,都能展現出狗狗般的黏人特質,互動感十足,是提供情緒價值滿分的小貓,很適合喜歡高互動、常在家的飼主。【曼赤肯飼養前評估】曼赤肯的四肢較短,雖然不影響日常生活,但需避免讓牠們頻繁跳高,建議準備階梯型貓跳台或低高度家具,減少關節壓力。【曼赤肯常見健康風險】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短腿,部分曼赤肯可能有脊椎或關節發育異常的風險,尤其須留意脊椎側彎等問題。建議定期健康檢查,並避免肥胖,以減少對骨骼的負擔。慢熱型貓咪選手|我不是高冷、只是還不熟悉英國短毛貓(British Shorthair)擁有圓圓大眼與厚實短毛的英短,是眾多貓奴心中的經典代表。性格穩定、沉著內斂,初期可能稍顯安靜,但其實只是慢熟。相處久了會慢慢展現親密的一面,是非常適合上班族或偏好低互動壓力的家庭夥伴。 【英國短毛貓飼養前評估】 英短屬於活動力偏低的品種,體重容易偏高,飼養時須留意飲食控制與提供適量活動。牠們掉毛量屬於中等,換毛季比較明顯,建議每週梳毛 2-3 次,有助減少毛球堆積、維持毛髪與皮膚健康。【英國短毛貓常見健康風險】部分英短有肥厚性心肌病的遺傳傾向,通常初期症狀不太明顯,但如果突然變得懶得動、呼吸變急促,都可能是警訊,建議飼主可以日常觀察貓貓是否有變喘或行為改變,變得特別愛躺著不動。 美國短毛貓(American Shorthair)比起體型毛髪較為厚實的英短,外型略修長且花紋也較多元的美短,個性靈活、聰明,屬於活力充沛又不過度黏人的貓品種。獵捕本能較強,對逗貓棒、球、雷射光等互動遊戲反應熱烈。牠們的學習力高,有些甚至能學會開零食櫃、開門等技能。若家中空間充足、能提供貓跳台或玩具,美短便能自在消耗體力。雖然活潑好動,但也具備獨立性,親近人、但不會太黏人,適合生活節奏穩定但又想和貓咪互動的飼主。【美國短毛貓飼養前評估】 美短算是活動力偏中等的貓咪,需要固定時間互動與玩耍,避免因無聊出現搗蛋行為,建議可以使用玩具或凍乾零食作為日常訓練環節,幫助消耗精力。 【美國短毛貓常見健康風險】美短整體來說是健康穩定的貓咪,但仍有部分貓咪會帶有肥厚型心肌病、髖關節發育不良或多囊性腎病的遺傳傾向。飼主日常相處,多觀察牠們的活動力、走路姿勢是否改變,或是否出現呼吸變快、體力明顯下滑等狀況來評估喔! 金吉拉(Chinchilla Persian)有「貓界貴族」之稱的金吉拉貓,擁有閃亮蓬鬆的銀白毛髪,是許多喜歡優雅型貓咪的飼主首選。牠們外表安靜、乖巧,不吵鬧,也不太搗蛋,但個性不見得如外表一樣溫馴,部分個體較為敏感,或不太容易與其他貓咪和平共處。飼養時需要多一點觀察與耐心,建立信任關係後,對飼主充滿依賴感。【金吉拉飼養前評估】金吉拉屬於長毛貓種、掉毛量偏多的貓咪,須每日梳理,避免打結與毛球堆積。尤其在夏天、較炎熱的季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溫度,對貓咪的皮膚保養較為健康喔!【金吉拉常見健康風險】金吉拉與波斯貓同樣容易有呼吸道、淚腺分泌問題,建議定期清潔眼部與臉部。也可能出現多囊腎等遺傳疾病,定期健檢與飲食管理有助降低風險。 安靜型貓咪選手|內斂乖巧、情緒穩定的貓室友俄羅斯藍貓(Russian Blue)俄羅斯藍貓有著優雅銀灰色短毛與深邃綠眼,天生自帶一種安靜又神秘的氣質。牠們個性溫和,對聲音與環境變化較為敏感,不愛吵鬧,也不常跳高或大範圍奔跑。非常適合生活節奏規律、偏好低刺激的家庭,是不少上班族與貓奴心中的同居貓種。【俄羅斯藍貓飼養前評估】俄羅斯藍貓掉毛量屬中等,但毛髮細密柔軟,建議每週梳毛 2~3 次,能維持毛皮健康,也促進人貓互動感情。牠們對聲音敏感,環境建議保持安靜穩定,讓牠們安心生活。【俄羅斯藍貓常見健康風險】俄羅斯藍貓整體來說是健康穩定的品種,但部分貓咪可能會有泌尿道或牙齒相關問題。建議定期健檢,搭配濕食與良好飲水習慣。 波斯貓(Persian)波斯貓是最古老的貓種之一,而最知名的品種是金吉拉。牠們擁有濃密柔軟的雪白長毛,是許多飼主心中優雅又可愛的代表。性格溫和、親人,喜歡安靜的生活步調,不吵鬧也不搗蛋。雖然日常活動量不高,但與人的互動意願高,用玩具或零食誘導,能夠幫助毛孩有效維持運動量喔!【波斯貓飼養前評估】波斯貓屬於長毛貓,掉毛量較多,無定期梳毛的話,容易打結,需每日梳理、定期清潔臉部,尤其是眼部與鼻部周圍。牠們個性溫和不愛吵鬧,但也需要適度互動與陪伴,適合生活規律且安靜低噪音的環境喔!【波斯貓常見健康風險】波斯貓因臉部較為扁平,常見疾病包含:呼吸道、淚腺分泌等問題,部分也可能帶有多囊腎的遺傳風險。建議飼主定期健康檢查,特別是腎臟與呼吸系統的相關檢查,也要留意飲水攝取與排尿狀況,維持良好身體狀態。 每隻貓咪的獨特,都值得被理解與珍惜。無論是黏人的狗狗型、慢熟的觀察家,還是安靜內斂的室友型,牠們都有自己可愛的一面,也可能正是你生活中那位默契十足的毛孩夥伴。養貓的選擇,不只是一份喜歡,更是一份長久的陪伴與責任。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更了解貓咪,也更靠近屬於你的那一型貓系室友。

閱讀內文
2025-07-08
挺過世界末日,7月會員週週回饋開跑!

 2025年過一半,感謝與派庫渡過上半年與7/5世界末日下半年也與派庫一起歡度吧!這個7月,我們準備滿滿回饋,送給一直以來支持派庫的你 ―\ 7月會員限定・點數週週送・回饋整月送 /活動 1|每週指定商品,點數5倍送每週精選商品,任一件享點數5倍回饋!活動 2|累積消費滿 $3,000送300不限商品組合,7月整月消費滿3,000,就直接加碼送你300點!還有驚喜加碼活動,敬請期待!

閱讀內文
2025-06-30
2025 7/4~7/7 全台最大寵物展登場-派庫優惠&新品同步亮相!

2025 全台最大寵物展-展昭台北寵物展 派庫展覽優惠&新品登場!7/4~7/7 台北南港展覽館 攤位N1123,邀你一起來找派庫!這次我們不只帶來歷年最實𦜦的展場優惠,還有全新凍乾商品現場首賣無論你是初次認識的新朋友,還是每年必來的老朋友,都能找到驚喜![免費索票]

閱讀內文
2025-06-17
狗狗中暑怎麼辦?4個常見症狀與降溫應對一次看懂

7、8 月來襲,天氣越來越悶熱、濕度也逐漸升高,正式進入容易中暑的季節。不只人會汗流浹背,狗狗同樣面臨中暑的風險。與人類不同的是,狗狗的汗腺分布有限,無法像我們一樣透過大量出汗降溫,主要仰賴喘氣與腳掌肉墊排熱來調節體溫。但這樣的散熱方式在高溫環境中效果有限。特別是在空氣不流通,或狗狗處在柏油路、水泥地等吸熱又不易散熱的環境時,體內的熱氣會快速累積而難以排出。如果此時又缺乏足夠飲水、沒有陰涼處休息,或活動量過高,就可能在你還沒察覺的情況下出現中暑反應。狗狗無法開口告訴我們牠「太熱了」,但牠的身體會以各種細微變化發出訊號。學會觀察這些徵兆、掌握中暑的常見症狀,就是夏季照顧毛孩最重要的一件事。 狗狗中暑症狀有哪些?4種常見警訊別忽略狗狗不會開口說「我熱了」,但身體會透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行為與外觀變化發出訊號,提醒你「牠正在不舒服」。我們歸納出4種常見的人類可能忽略,但可能是中暑的徵兆,只要出現其中幾項,就要特別留意喔!症狀一:喘氣變急促,舌頭泛紅喘氣是狗狗主要的降溫方式,但當環境氣溫過高,牠們會開始用力喘氣、張大嘴巴、舌頭變得深紅甚至伸出異常長度,這通常是體溫過高的第一警訊。如果你看到牠喘得特別大聲或頻率變急促、舌頭伸得很長、顏色也比平常紅很多,這時就要趕快幫牠找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避免持續升溫。症狀二:精神不濟、活動力下降天氣太熱的時候,狗狗可能會突然變得沒什麼精神、不太想動,或是走沒幾步就停下來休息。如果平常很活潑、一下牽繩就衝出去,但這幾天卻變得懶懶的、不想散步、甚至叫也沒反應,這就是一個需要留意的警訊。特別是發現狗狗不太追玩具、不想吃東西,或者平常看到你回家會搖尾巴、這次卻只是躺著不動,那就很可能是熱過頭、身體開始不舒服了。這種情況下,可以幫牠補充水分,或試著餵點平常愛吃的零食,觀察 10 分鐘左右狀況是否回穩,如果搭配喘氣明顯、體溫偏高等其他症狀,建議儘快處理或送醫。症狀三:舌頭或牙齦變紫或變更紅有時候狗狗中暑會讓血液循環出現問題,這時牠的舌頭或牙齦可能會變得比平常更深、甚至出現發紫的狀況。不過要注意,每隻狗原本的口腔顏色就不太一樣,有的天生就比較紅或偏暗色,所以不單單靠「顏色變了」來判斷。但如果同時符合上述症狀,如:出現喘得很急、精神明顯不好等狀況,那就要提高警覺,可能真的太熱、快中暑了。症狀四:持續流口水、嘴巴張開但不吃東西狗狗在熱的時候會張口喘氣,但如果你發現牠的嘴巴長時間打開、一直流口水,但餵食時,牠卻對食物沒興趣,可能是體溫升高讓牠感到不舒服。這跟平常想吃東西時流口水的狀況不一樣,這種「嘴巴開著但沒有食慾的樣子」其實是很多飼主容易忽略的中暑反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請先讓牠休息、補充水分並觀察10~20分鐘,若沒有改善,必要時諮詢獸醫,確認是否為中暑或其他不適。  狗狗中暑怎麼辦?急救 4 步驟讓你快快降溫如果你發現自家狗狗出現以上這 4 種中暑警訊,不管是喘氣變急、精神變差,或是明顯變得不太吃東西時,我們可以先採取4個基本降溫措施,幫助牠舒緩不適,同時也便於觀察後續狗狗是否有緩和或其他變化。以下這 4步是我們可以馬上做的應變處理,幫助狗狗穩定狀況、安心降溫:步驟一:先帶狗狗離開悶熱的地方,換個「透氣點」再說狗狗如果還在悶熱不通風的地方(像陽光直射的戶外、關著窗的車子裡、悶熱的陽台),先別急著做其他事,可以先帶牠到比較涼爽的地方—通風涼爽的室內或有遮蔭的戶外角落,都能讓狗狗喘口氣、開始降溫。另外,日常喜歡白天散步的狗狗,也建議調整散步時間喔!盡量避開中午前後的高溫時段,不只因為過於悶熱、紫外線強,更重要是避免狗狗的腳掌踩在太陽直曬而過燙的柏油或水泥地上受傷;因此,選擇清晨或傍晚太陽比較小的時候相對來說對狗狗比較友善安全。【小提醒】如果狗狗已經有點虛弱、行動不太方便,請不要硬拉牠走,可以試著引導,或輕輕抱牠移動到陰涼處,避免造成更大的壓力。步驟二:降溫也要慢慢來,別直接冰敷嚇到牠在發現狗狗可能熱過頭時,是否會第一個反應是幫牠「冰敷」降溫呢?但其實,太冰的刺激反而可能讓狗狗不舒服,甚至因血管收縮,讓熱氣更不容易排出。這時候,我們可以改用比較溫和、身體也比較能適應的方式,像是用常溫的濕毛巾,輕輕擦拭牠的腹部、腳底、腋下、耳朵內側等血流較密集的位置,幫助狗狗慢慢降溫、緩解不適。【生活小撇步】可以準備涼感墊,讓狗狗休息、穩穩降溫,比起突然的低溫刺激更安心。步驟三:水不能少,但也別一次喝太多當狗狗熱到喘不停、精神不濟時,很可能已經有中暑的徵兆。不管是否確定,讓牠適時補充水分,對於幫助散熱、舒緩不適都有正面效果。不過天氣太熱,狗狗有時反而會「不太想喝水」。這時候可以從日常的小細節開始調整:多放幾個水碗在牠活動的區域,讓牠想喝時隨時能喝主動餵水、試著引導牠喝幾口凍乾零食誘導或主食加水,尤其可以使用氣味較濃郁的零食,讓水多一點香氣,引發狗狗的興趣,自然就會願意靠近舔水了。【小提醒】記得每天至少換水 2次,特別是夏天氣溫高、水容易變溫甚至變味,建議早中晚各換一次,保持水碗乾淨、清涼新鮮,讓狗狗更願意喝水喔!步驟四:觀察 5~10 分鐘,看牠有沒有比較好若已經採取前面幾個降溫處理後,可以靜下來陪著牠,觀察 5~10 分鐘,看牠的狀態有沒有慢慢回穩。但如果牠的狀況還是沒什麼改善,比如持續喘得很厲害、癱軟無力,甚至叫牠也沒反應,那就別猶豫了,趕快帶去給獸醫檢查比較保險。哪些狗狗最容易中暑?短吻犬、老犬請特別留意當然,每隻狗狗對熱的忍受度都不一樣。有些狗狗天生體質、年齡或外型特徵,讓牠們更容易出現中暑的風險,飼主需要特別留心日常活動與環境狀態。以下這些類型的狗狗,是中暑的高風險族群:一、短吻犬(如法鬥、鬥牛犬、巴哥等)這類狗狗的鼻腔結構比較短,天生就不容易有效「喘氣」排熱。當牠們遇到高溫或激烈活動時,身體難以快速散熱,就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或中暑反應。因此建議從環境改善開始,如:外出散步儘量選在清晨或傍晚,盡量待在陰涼、有空調的地方、避免長時間激烈活動。二、年長狗狗(老犬)隨著年齡增加,狗狗的體溫調節能力會變弱,體力也沒那麼好。加上如果原本有心臟病、氣喘、關節問題,更可能因為過熱引發不適。建議盡量減少牠們在高溫環境下待太久,平時可以在室內鋪設涼墊、定期補水,並搭配空調或循環扇,幫助維持空間的涼爽與通風。三、體型較大或毛髮濃密的品種(如黃金獵犬、哈士奇、邊境牧羊犬)體型大的狗狗,因為體表面積相對小,散熱速度比小型犬慢;而長毛或雙層毛的品種,更容易「悶住」體內熱氣。在台灣這種濕熱氣候下,牠們會特別容易感到不適。因此,建議飼主日常可以多幫毛孩梳毛,幫助去除廢毛、保持毛髮通風與乾爽,也能減少熱氣堆積的機會。室內則建議維持空氣流通,使用循環扇或冷氣幫助降溫;如果要外出,可以攜帶行動電扇、濕紙巾,並盡量避開大太陽直曬的時段,讓牠們走得輕鬆又安心。 當夏天氣溫節節升高,我們會找冷氣、喝冰水降溫,狗狗的調節方式卻比較有限,更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一點留意。像是注意牠是否喘氣變多、精神變差、不太吃東西,這些看似小小的變化,其實都是可能過熱的不適反應。只要平時多幫狗狗準備通風、陰涼的休息空間,避開高溫時段外出、適時補水,就能大幅降低中暑風險。像是夏天水喝得少時,也可以用牠愛吃的凍乾小零食泡水引導補水,或在牠常待的地點鋪上涼墊、幫助降溫,這些小小的日常舉動,都是守護牠健康、陪伴牠涼快度夏的重要關鍵喔!  

閱讀內文
查看更多